李密陈情报祖母
来源:《中国孝文化读本》 发布时间:2014-1-1 点击次数:4337
李密陈情报祖母

李密(224—287),一名虔,字令伯,犍为武阳(今四川彭山)人,西晋文学家。李密的祖父李光,东汉末做过朱提郡太守。但李密从小境遇不佳,出生六个月就丧父,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。他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。祖母对他关怀备至,他对祖母也十分孝敬。据史书记载:祖母有疾,痛哭流涕,夜不解衣,侍其左右。膳食、汤药必先尝后进。
李密小时候虽然体弱多病,但是很好学。他拜谯周为师,饱览群书,精通《春秋左氏传》,以文学见长。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,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吴,能言善辩,被人称道。
景耀六年(263)冬,蜀国破灭。魏征西将军邓艾爱惜李密之才,请他担任主簿。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,谢绝了邓艾的聘请,留在原籍讲学。几年之后,晋武帝立太子,仰慕李密之名,所以下诏让李密担任太子冼马(太子属官)。诏书下来后,郡县不断催促。此时李密祖母已经96岁,年老多病。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,说明自己无法就诏的原因。这就是千古名篇《陈情表》。
李密在文章里说: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。”整篇文章写得辞语恳切,委婉动人。晋武帝看了后,不禁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,赞叹李密“不空有名也”。不仅同意李密暂不赴诏,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,赏赐奴婢二人,并旨令所在郡县,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。《陈情表》里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,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,影响深远。文中的一些词句如“急如星火”形容情势急迫;以“狼狈”形容进退两难;以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”形容孤苦伶仃,无依无靠;以“日薄西山、气息奄奄、人命危浅、朝不虑夕”形容岌岌可危,濒于绝境。直至今天还经常被人们引用。有人将此文与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并称为天地间难得的至诚文字。
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。在任温县(今河南温县)县令时,政令严明,政绩显著,刚正见称。李密写《陈情表》,被称之为“天下第一孝”。宋代大文人赵石云说,读李令伯的《陈情表》不落泪者,不是孝子。

责任编辑:古代孝子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