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4-1-1 点击次数:2602
墨子(前468-前376年),名翟,战国时期宋国(今河南商丘)人,一说鲁国(今山东滕州)人,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军事家、社会活动家,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,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、有重大影响力的人。墨学与儒家并称“显学”,在当时的百家争鸣,有“非儒即墨”之称。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,完成《墨子》一书传世。其主要思想有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尚同、节用、节葬、非乐、天志、明鬼、非命等项,以兼爱为核心,以节用、尚贤为支点。墨子在《兼爱》中提出了“君臣相爱,则惠臣。父子相爱,则慈孝。兄弟相爱,则和调。”还提出了“臣者之不忠也,父者之不慈也,子者之不孝也,此天下之害也”的孝文化思想。在丧葬祭祀礼仪方面,主张薄葬短丧,认为三年丧葬的礼仪太过繁琐,因此也受到了孟子等儒家代表的猛烈批评。

责任编辑:古代孝名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