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天下父母正——《父母规》

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:2015-7-2 点击次数:2531


《父母规》



《父母规》简介

    《父母规》是2012年由曲莫先生创作的三字韵文,全六篇,共有十责、十戒、十规、六观、一道,计1722字。《父母规》集古圣先贤之教与中西方家庭教育,合传统文化与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亲子学之要义,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、育婴、启蒙,学习、处世、婚恋、事业各个层面,在语法格式上与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相似,采用三字一句,两句或多句连意,阅读轻松,浅显易懂。《父母规》主旨来自《易经》家人卦第三十七(离下巽上):“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家人有严君焉,父母之谓也。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” 生命是在关系中成长,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,《父母规》是关于父母成长、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。

孟母三迁

前言

       子初孕之时,亦是父母诞生之日,然自古及今,重子女之教训,而轻父母之规,之戒,之法。且自古及今,凡弟子之误,多自父母教育之失。

       计有三大教育,家庭教育,学校教育,社会教育,而以家庭教育为根,为源。何以失家教?轻家教?而家教之重在父母之规,上正则下正,父母正则子女正,则家正,则国正,则天下正。父母之规,关乎子,关乎家,关乎国,关乎天下,期之欲出!

      古有《弟子规》,为弟子正,今作《父母规》,为天下父母正。今《父母规》之使命,与《弟子规》共筑中华家庭教育之完整体系。令长幼互敬爱,身修家齐国正天下平。

开篇诵

天大地大,父母恩最大          山好水好,儿女孝最好

千教万教,父母最重要          今为父母,责任重大

诚意正心,修身齐家             上孝父母,下爱儿女

长幼互敬爱,合家欢乐          家和万事兴,天下太平

第一篇:父母重

父母重     关乎子       关乎家      关乎国

第二篇:父母责

生其身      养其气      育其神      正其意      长其智      

启其德      教其格      爱其心      造其境      解其惑

第三篇:父母戒

勿失教      勿过限      勿专教      勿伤尊      勿宠溺

勿交易      勿迁怒      勿窥私      勿比他      勿唠叨

第四篇:父母规

和合道      言行一      守诚信      知善恶      勤劳作

俭节约      善沟通      懂威严      师子女      守弟规 

第五篇:教子观

教子观       孝尊观      学习观      交友观

婚恋观      成功观      财富观

第六篇:大成道

六心六力      最后告

结束语

       生养孩子首先是一个责任,社会责任,生命责任,而不是个人之乐趣,家庭家族延续之需要。父母在享受孩子带来的天伦之乐之时,也同样要付出心血和精力来培养孩子。

       付出多少,才能得到多少。教育子女,绝对不能掉以轻心,生了就要养,养了就要教。生而不养,养而不教,最后只能是害了孩子,苦了自己,将来孩子不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,而且还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和危害。

       有的父母,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,是国家的事,因此,完全依赖学校教育,和一些社会培训教育。其实不然,在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中,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,而家庭教育又以德育为最根本,因此,一方面,父母首先要学习并践行《父母规》、《弟子规》,为孩子做榜样表率,还要让孩子认真学习践行《弟子规》。由此,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系统。

       最好的教育是没有教育。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是最好的教育。因此,家庭教育的核心首要是父母教育,学好《父母规》、《弟子规》给孩子做表率,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。




 

  • 孝亲是报本,爱国也是报本。所以不孝之子,决不能真爱国……
  • ——
  • 走遍天下娘好,吃遍天下盐好。
  • ——
  • 孝顺父母不要等百年,在世时就要孝顺; 教育儿女不要等成年……
  • ——
  • 慎终追远——《论语•学而》
  • ——
  • 祭而丰,不如养之薄也。昔常不足,而今有余,其何及也——北宋•欧阳修
  • ——